什么是交易杠杆 回忆杀!陪伴了深圳人16年的“老物件”要说再见了

发布日期:2024-07-07 2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2008年,友谊书城第五家分店——宝安旗舰店搬来了现址,前进一路97号。2024年6月30日,友谊书城因为租约到期将正式闭店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空间的退场,更是宝安文化图谱中一抹印记的缓缓淡出。

它曾是宝安区首个超10000平米、规模最大的一站式综合成长教育体验平台,“可以预见,此后宝安区的书店依然会接连破土而出,但没有一间再会是“友谊书城”。当宝安友谊书城宣布其即将落幕的消息传来,便在网络上激起了深圳市民的情感涟漪,大家纷纷在网上“追溯青春”,拾起时光碎片试图拼凑成一个专属于自己的“独家记忆”。“我初中最爱去了,和闺蜜去买爱豆的专辑,和妹妹一起去看书,和初恋去学习,满满的全是回忆。”字里行间,尽是对青春的不舍。

书城内,“感恩回馈 全场6.8折”的横幅,不仅是促销的告示,更像是对过往岁月的告别,那些年,躲在角落里偷窥被大人禁止的漫画与小说、和朋友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哪个本子更好看、新学期刚开始在教辅区认真挑选新的资料……书籍的味道和青涩的回忆混杂着,在这个夏天因为一则“闭店”的消息被突然唤醒。

最近几年,越南可是欧美市场和舆论场中的双重“香饽饽”,在经济层面上获得了强大的舆论地位。

中国乐坛“大姐大”那英老师最近喜提了新诨号:叶赫那拉·英。但这其实也不算诨号,她本来就是满族人,叶赫那拉氏。

小旭的青春,是校服的柔软与新书硬壳的摩挲,是在书架间穿梭的无忧无虑。在他看来,友谊书城像它的名字一样,见证他人生中重要的友谊。他会在这里给自己的朋友挑选礼物准备惊喜、也会拉上兄弟在楼下的奶茶店,点一杯奥利奥奶茶边喝边打游戏。在他看来,这里是“我们友谊生长和蔓延的地方”。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让他无法像之前那样常常和朋友们相聚于书城。“我记得那是高考结束后的假期,大家即将各奔东西,我们其实不知道下次再能聚在一起是什么时候了,”他说,“友谊书城,更像是一本记录了我们青春的日记。在这里,那些关于成长的困惑与挣扎,都被它悉心收藏。每一次回望,都是最真实的自己,和身边最珍贵的朋友。”而高考后那个夏天在路口的拥抱,成了他们青春散场最温暖的注脚。

“它楼下那家店的紫菜卷,我高中的时候就吃,现在我女儿也吃。”曾女士一提到友谊书城,就会推荐书城旁边韩国超市的紫菜卷。她说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每次上晚自习前都一定会买上一盒。曾女士也是书城的常客,放学后常流连于此,一边喝着奶茶一边赶作业,作业一写完就自己找块空地看书。“现在我女儿也是,还老爱缠着我给她买漂亮本子。”

过去她放学的时候就喜欢呆在友谊书城看书。历史、科普、悬疑、玄幻、漫画……什么都看,女儿认字之后,小女孩同样迷恋上了书城,刚开始是童话故事,后来也半生不熟地读了一些名著。“她现在能看明白一些的书基本不挑,抓着什么看什么。”作为对孩子认真阅读的奖励,曾女士隔三岔五就给女儿买个小玩具、小饰品。

阿欣,一个怀揣梦想的湖南姑娘,“当时我的梦想就是去丽江开一家店。白天卖书,晚上卖酒,偶尔弹弹吉他。”中文系的教育背景,滋养了她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。然而,毕业后,命运的轨迹引领她来到了深圳,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投身于这座城市的快节奏洪流中,在忙碌中,友谊书城成了一个让她的文艺情怀得以慰藉的小天地,“那时候刚毕业,也没什么钱。那个时候在当当网上买书都舍不得,就去友谊书城蹭书看。”大学期间去丽江的理想已经实现不了了,但当“文艺青年”的梦想却在书城里开花结果。这里是她在深圳十年光阴中,小心呵护着文艺梦想的温室。尽管得知书城即将闭店的消息让她心中不免泛起一丝落寞,但她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变化:“在这个数字化盛行的时代,纸质书坚守不易,就连我班上的孩子们也多偏爱电子阅读。”言语间透露出理解和释然。“其实宝安还有很多的书店,你们会在更多的书店里看见我的身影的。”

距离友谊书城3公里远的壹方城商城里,一家经营面积超2000平米的书店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续写着书页间的传奇,这家书店正是脱胎于友谊书城的覔书店。

谈起覔书店,绕不开友谊书城,1991年,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,一家10平米的小文具店开张了。30多年,从方寸之间的文具铺,到上万平方米矗立的新文化空间,再到“覔”品牌的横空出世,友谊书城的每一次进化,不仅仅是面积与规模的简单扩容,更是对文化消费场景的重塑。

时间回到2014年,当时的友谊书城已是深圳最大的民营实体书店,却依然面临经营困局。“那是实体书店的‘至暗时刻’,成本高、回收慢,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,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书店倒闭潮。”深圳市友谊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县流回忆道,“但这也促使我们走向转型之路,考虑到人流的走向,我们做出了把书店开到购物中心的规划。”

具体而言,“从传统到多元的经营业态,正不断拓展书店运营的边界,并延伸出更理想的商业新模式。”龚县流介绍,30年前刚起步时,只是卖文具;后来转变到以书为主,输出周边产品;再发展到覔品牌,并对现有的经营品类做了全线升级,融合阅读、咖啡、文创、亲子、文化活动等多元业态。“它不仅是购买商品的地方,更是一个生活场景,一个多功能的文化空间,一个温暖的城市家庭大书房。”

城市在不停地迭代更新,“新朋友”越来越多,友谊书城的离去,在很多深圳人的心里留下了一颗“朱砂痣”。那些关于青春、梦想、友情和传承的故事,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精神重量,都将成为宝安文化地图上的永恒坐标。

当城市的霓虹再次亮起,更多的“覔书店”正在丰富并改造着城市景观,它们打通了不同业态的壁垒,服装可以和书籍、咖啡同生,段子手可以来讲脱口秀,创意人士也可以在这里分享奇思妙想,它们不仅在地理上扩展着文化边界,更在理念上打破了传统的业态界限,为城市提供一个又一个安放情感、生长人文的新空间,即使在友谊书城的篇章缓缓合上的同时,城市的文化叙事仍在继续,由“覔书店”等新文化空间接力书写城市的文化篇章。

采写:南都记者 潘莹瑜什么是交易杠杆